寧夏海原:國產大流量輸水泵實現(xiàn)水利工程核心裝備“零的突破”
中新網寧夏海原4月30日電 (記者 于晶)4月30日,中部干旱帶海原西安供水水源工程春灌任務圓滿完成,累計供水119.2萬立方米,工程三、四泵站應用的國產化雙進口多級輸水泵,歷經6個灌溉期11個灌溉輪次的運行檢驗,設備設施運行平穩(wěn),各項性能指標均優(yōu)于設計要求,標志著我國在大流量輸水泵領域實現(xiàn)核心裝備國產化替代的重大跨越,關鍵技術性能指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。
長期以來,我國水利工程關鍵水泵設備高度依賴進口及合資產品,不僅運行成本居高不下,還面臨供應鏈安全風險。2022年,重慶一水泵廠就已研發(fā)出水利工程雙進口多級輸水泵技術產品,但因缺乏規(guī)?;瘧茫袌鐾茝V受限。
轉機出現(xiàn)在中部干旱帶海原西安供水水源工程。工程啟動初期,寧夏聯(lián)合重慶水泵廠、清華大學等多方力量,圍繞高效全流道水力模型開發(fā)、含沙介質耐磨性研究、智能化遠程運維等核心技術展開聯(lián)合攻關。2023年9月,8臺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雙進口多級輸水泵正式在工程三、四泵站投入運行。
去年12月,經中國通用機械工業(yè)協(xié)會及實際運行驗證,該水泵輸送效率達85%,與全球領先的同類型產品持平,在振動、噪聲控制及軸承溫升等關鍵指標上更勝一籌,針對海原西安供水水源工程高揚程、遠距離、多泥沙梯級泵站的實際,水泵優(yōu)化流道耐磨工藝,設備壽命提升30%以上。寧夏水發(fā)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,今年春灌輸水計劃為80萬立方米,實際供水能力更足,說明國產關鍵水泵實力與同類型合資產品旗鼓相當,采購維護成本卻能節(jié)約30%,僅水泵的密封核心部件一組能省4萬元。
大流量輸水泵在寧夏水利工程首次實現(xiàn)核心裝備國產化替代,不僅驗證了國產大流量輸水泵的技術可靠性與先進性,其形成的自主核心技術為水利工程關鍵設備創(chuàng)新制造注入強勁動力,還降低了對外依賴,保障了民生工程核心設備自主可控,顯著降低采購與維護成本。此外,項目中毫米波雷達水位計與流量計也實現(xiàn)核心芯片國產化及算法自主可控,為水利監(jiān)測、防災預警筑牢安全防線。(完)


經濟新聞精選:
- 2025年05月19日 14:21:59
- 2025年05月16日 16:00:05
- 2025年05月16日 14:14:42
- 2025年05月16日 14:01:09
- 2025年05月16日 11:31:01